当前位置:首页> 全球资讯> 创投时讯> 证券时报:科创板将催生本土创投质变
五大服务保障
  • 资质认证

    服务商100%实名审核认证

  • 价格透明

    明码标价,透明实惠

  • 信息安全

    保护客户信息免遭外泄

  • 专人服务

    10分钟内响应,关键环节100%提醒

  • 售后无忧

    保证服务质量有专业人进行操作

创投时讯

证券时报:科创板将催生本土创投质变
作者:胡学文 时间:2019-4-9 14:45:09

科创板正在给资本市场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深刻影响,比如创投行业,有些影响原本随着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调整变化,上交所推进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新政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,让这个调整变化来得更加迅速和彻底。创投行业的人才结构、创投机构的投资模式、创投大佬的行业认识都在加速跟上,以便在科创板大背景下更好地掘金国内资本市场。

首当其冲的是投资方向,由此前的简单套利为主,真正转向大力加码科技创新。国内资本市场施行IPO核准制,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,创投机构在利益指挥棒的驱使下,更多的是围绕着IPO套利去寻找项目,什么样的项目更受资本市场欢迎,什么样的项目更快和更容易登陆资本市场是创投机构投资的首选。IPO套利模式一度风行,由此还衍生了诸如创投机构IPO突击入股等市场陋习。而真正的高科技项目,一方面由于投资周期长、市场前景看不准等原因鲜有创投机构大规模主动投资,另一方面一些科技创新项目通常多年亏损,而这个阶段恰恰是最需要补血的阶段,国内创投机构、资本市场的敬而远之导致他们只能寻找外资创投或海外市场融资。

不过,随着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信息的发布,这一现象有望从实质上得到改观。不少创投机构都表态,科创板将引导创投资金更多地投向科技创新,把更多的子弹投入科技创新的赛道里面。达晨创投总裁肖冰日前在一个论坛上也旗帜鲜明地表示,科创板带来本土创投最直接的一个变化,就是本土人民币基金会更愿意、更有勇气投前瞻性的业务。为什么呢?归根结底还是玩法变了。以前靠简单一二级市场套利就能赚到钱,但随着科创板的推出,随着注册制的施行,中国资本市场估值体系会发生巨变,A股向港股、美股看齐的趋势是大势所趋,那么这种情况下唯有很早之前投到了真正的高科技项目,才有可能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依然享有高估值,否则平庸的项目,并以不低的价格进入,只会让创投机构即便把项目送上了资本市场也大概率面临亏钱,而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港股、美股市场并不少见。

松禾厉伟的观点也十分类似。他认为,过去20年中国因为传统人口红利存在,只要能拿到资金,有足够多的人口,找到商业模式就可以迅速积累出巨大财富,比如中国的很多互联网企业发展起来就是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。然而发展到今天,红利已经发生转换,从人口红利转向了科技红利,人才红利、知识产权红利变得非常重要。厉伟陈述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,但显然,当前国内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新政,有望让这个趋势转变在资本市场圈子里加一把油。

其次,最大变化可能会是创投行业人才结构。可以预见,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将加速创投人才从传统的金融、投行等向科学技术人员调整。绝大部分的老牌机构都带着浓厚的金融背景,多数是从证券投行、上市公司、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顺势转换跑道而来。早些年,创投机构也很喜欢从券商挖人,创投机构一些中高级职位更是热衷从投行找熟手,毕竟创投和投行的协同性很高,上手很快。不过,这一现象在近年来呈现新变化,一些复合型人才更受创投青睐,比如华为、腾讯、阿里等互联网平台成为创投机构挖人香饽饽。

有观点认为,科创板会让创投人才结构更趋科技化。肖冰在达晨内部提出“要和科学家交朋友”,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投到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。他表示,达晨现在基本上不招学金融的人,不招学财务的人,都是招技术背景的,有产业背景的,甚至原来就是做研发的人,加入到投资团队里面。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投到那些真正前沿的技术,这个是团队必须要经历的调整和变化。

事实上,由科技人员来充当创投团队核心力量在本土老牌机构还不多,但国外以及本土的新兴机构已经越来越多这样来组织队伍。在互联网投资圈很火的一本书《浪潮之巅》,其作者吴军就是典型一例,吴军教授是知名的人工智能、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,曾在谷歌、腾讯等巨头就职,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,就属于典型的技术派。

当然,创投机构人才结构越来越趋于科技化,并不是说原有的金融、投行人才就不适合未来创投,二者其实更多是互补的作用。虽然科技企业项目的发掘和判断需要科技型创投人才,因为只有科技人才才能真正和科技创业企业家对得上话,便于更好地挖掘和投项目,但往往这类科技企业缺少市场经验、管理经验和金融运作经验,这时候就需要创投机构在投后管理、增值服务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服务,这些都是创投机构经营管理人才、金融人才大有可为的环节,甚至变成了投资硬科技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。

如果说,本土创投向科技创新的投向转变,更多还是套利机制终结的倒逼,那么,创投机构人才结构科技化的转变,更多基于行业自身发展和科创板促进的双重叠加作用,这无疑对于本土创投发展影响更加深层和令人期待。

本文源自证券时报

法律声明:本媒体引用的部分图片,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删除。